主動出擊 讓并發癥來得再晚一些

              核心提示:

              主動出擊 讓并發癥來得再晚一些

              小伙伴們一定有這種體驗:

               

              牙疼時,一定會即刻去口腔科就診,要把這疼痛止了,因為牙疼到無法進食。

              摔倒了、皮膚流血了,也會立即處理傷口。

              血壓高了,頭暈了,也會服用降壓藥物。

              臉上長“痘痘”了,去皮膚科就診,因為不好看,影響形象了。

               

              可是一些血糖長期大于10mmol/L,甚至高至20-30mmol/L的糖尿病患者卻遲遲不去就診。

               

              這是為什么呢?

               

              作為一名內分泌科醫師,我曾經好奇地問過幾位糖友,他們的回答驚人的相似“因為我并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然后正是這“沒有什么不舒服”恰恰是糖尿病的可怕之處。

               

              糖尿病早期還真是沒有什么特別不適,因此大部分糖友會輕視它,可是升高的葡萄糖正隨著血流像“無聲的殺手”正在全方位慢慢侵蝕你的各個組織器##官。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等到某一個時間點,也就是“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時,你會感覺到“四肢肢端麻木,視力下降、重影、夜尿增多、泡沫尿、下肢水腫、稍長時間行走下肢疼痛”等等一些癥狀時,此時就算你主動就醫,并發癥也早已找上門了。

               

              今天我們要給小伙伴們普及的就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了解并發癥后,定期、規律復診,在糖尿病并發癥“冒尖”之前,我們需要主動出擊,讓它們來得更晚一些。

               

               

              圖片
               心血管疾病以及危險因素管理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就是我們常說的“三高”,還真是“難兄難弟”,它們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平時大家聽得比較多的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風等,就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發生得比較多。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好幾個階段,早期并無感覺,視力無影響。建議每年做一次科檢查,能夠在視力出現問題之前發現底的異常,及時治療,就可以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減少失明的發生。

               

              一旦有以下癥狀發生,應立即去醫院眼科進行檢查:

              ① 視力模糊;

              ② 視物重影,出現黑點或漂浮物;

              ③ 單眼或雙眼受損;

              ④ 感到眼脹,閱讀困難等等。

               

               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

               

              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動脈病變是外周動脈疾病的一個組成成分,下肢血管超聲檢查表現為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而存在下肢動脈病變的糖尿病患者有常常合并存在冠狀動脈病變,因此這類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增加。

               

              下肢動脈存在狹窄或閉塞的患者常常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從開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為數百米左右)出現單側或雙側下肢疼痛,以至跛行,但坐下休息片刻后,癥狀可以緩解,仍可繼續行走,再走一段時間后,上述過程和狀態再度出現。

               

              下肢動脈病變的患者還容易合并下肢潰瘍以及潰瘍不愈合,甚至導致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及預后。

               

               

              圖片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局部神經病變和外周動脈病變相關的足部感染、潰瘍或深層組織的破壞,是嚴重且治療費用高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之一。

               

              病情嚴重的話甚至會截肢,若病情發展迅速還會導致死亡。

               

              作者:桑丹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深圳福田)內分泌科

              編輯&排版:MMC管家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J] .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21, 13(4) : 315-409.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2. 陳家倫. 臨床內分泌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11.

               

               

               

               

               

               

               

              溫馨提示:

              本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生的指導。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400-6000-838進行咨詢,或者直接聯系我們。

              • 沒有相關文章
              諾本專科新特藥房-專科藥房資訊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