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重型肝炎一直是傳染病治療領域的一道難題,一旦爆發病情在短期內就會迅速發展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曾一度高達近百分之八十。依靠獨創的人工肝技術,李蘭娟院士一次次地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使重型肝炎病死率大幅降低。
重型肝炎一直是傳染病治療領域的一道難題,一旦爆發病情在短期內就會迅速發展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曾一度高達近百分之八十。依靠獨創的人工肝技術,李蘭娟院士一次次地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使重型肝炎病死率大幅降低。
李蘭娟 68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我國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創建獨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獲重大突破,建立了世界上首個肝病倡導菌群基因集。在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院士門診,廖先生正在復查。幾年前,他急性肝衰竭發作,其它接診的醫院向他的家屬下達了病危通知!叭斯じ巍,就是一整套可以替代人體肝臟功能的體外機械裝置。醫生用“人工肝”,將病人的血細胞進行分離過濾,把體內毒素及時濾除,并補充有益物質,人體的肝臟功能就能慢慢恢復。通過8個多小時的搶救,廖先生脫離了生命危險。每次從死神手里奪回一條生命,都會讓李蘭娟想起她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次經歷,那是她剛當醫生的時候,同樣是一個年輕的病患陷入肝昏迷,但她和同事們卻束手無策。
面對一個個年輕生命的逝去,李蘭娟決心探索新的治療方法。1986年,李蘭娟用申請到的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帶領課題組展開了人工肝治療研究,探索體外裝置代替病人肝系統工作的各種方案。二十多年來,李氏人工肝系統使我國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4.6%降至56.6%。2013年,李蘭娟向全球首次揭示H7N9禽流感的臨床特征和發病規律,成功研制了我國首個H7N9病毒疫苗株。2014年,她的研究團隊揭示了腸道菌群與肝硬化的秘密,建立了世界上首個肝病腸道菌群基因集,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不過,李蘭娟說,成果再多不如救人一命,這才是從醫者最大的責任。
本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生的指導。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400-6000-838進行咨詢,或者直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