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器##官捐獻移植,連接生死。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獻成為器##官移植唯一合法來源,器##官移植的“春天”倏忽來到。
對于不幸離世的器##官捐獻者來說,他們的生命在陌生人身上得以延續;對于接受捐獻成功移植器##官的人來說,他們重獲新生。器##官捐獻移植的鏈條中,每一個環節中的人物,包括捐獻者、協調員、分配系統設計者、移植醫生、接受移植的病人等等,都是連接生死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2016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早在幾個月前,黃潔夫就已經開始準備提案。這個以推進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發展聞名的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一如既往地將自己最核心的關注點,落在“器##官捐獻”上:他將提議,把腎移植納入大病醫保范圍。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霍楓接觸的新生者更多。僅2015年,他參與的肝臟移植手術便有70多臺。
至今他仍清楚地記得10年前,廣州總醫院做的第一例器##官捐獻。2006年,醫院一個腦瘤病人手術后,顱內有了并發癥,最后處在腦死亡狀態。病人家屬主動提出來:捐贈器##官。
“當時我們都還不太了解這項工作,也不知道行不行,最后通過醫院聯系了很多部門,完成了器##官捐贈!被魲骰貞,這個捐贈者一共捐出了9個器##官組織,挽救了9個病人,“肝臟,兩個腎臟,兩個肺,一個心臟,另外他的角膜移植給了三個病人”。
至于移植時機,霍楓分析,很多病人往往是到了最后無路可走的時候,才下決心做器##官移植;魲髡J為,“如果我們預測這個器##官最終不可避免地要走向中末期,應該預留一段時間,等待合適的供體器##官,讓這個病人在一個比較高的時機來做這個手術,否則,如果等到病情嚴重惡化,導致其他器##官的損害發生,可能就會錯過好機會!
“畢竟,有人獻出了器##官,我們當然希望,這個禮物最終不被浪費!被魲髡f。
騰訊新聞在東莞的一家醫院里,記錄下器##官移植現場。去年,中國公民器##官捐獻數量大幅提升,共完成器##官捐獻2766例。去年,中國成功完成肝臟移植2000多例、腎移植5367例。
本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生的指導。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400-6000-838進行咨詢,或者直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