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移植巨魔”——CMV感染

              核心提示: 無處不在的“移植巨魔”——CMV感染

               

              作者簡介

              丁小明 教授 主任醫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移植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學會任職: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腎臟移植分會常委暨秘書長、中國醫院協會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工作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委員、中國免疫學會移植免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兒童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陜西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常委。


              什么是巨細胞病毒(CMV)?
              人巨細胞病毒(HCMV)又稱人皰疹病毒5型(HHV-5),為皰疹病毒科β屬線性雙鏈DNA病毒,是人類皰疹病毒中最大的一組病毒。CMV廣泛存在于所有地理和社會經濟群體中,發達國家60%~70%的成年人攜帶CMV,而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更高[1]。

              2009年上海瑞金醫院發表的我國東部地區人群育齡期婦女數據顯示,年齡達到25歲時CMV血清學陽性率高達97.03%[2](圖1)。

              1 中國東部人群CMV血清學陽性率

              CMV感染在健康人群中通常不會引起注意,但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會危及生命。CMV感染的傳染源主要為顯性感染患者和無癥狀的病毒攜帶者,傳播途徑主要為唾液傳播、性傳播、母嬰途徑、輸血和實體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細胞移植[3]。


              CMV感染-移植的巨魔
              CMV感染是實體器##官移植(SOT)術后的一種常見并發癥,一直以來被稱為“移植的巨魔”(Troll of Transplant),可見其危害之大。CMV對移植物及移植患者近、遠期預后具有嚴重地危害,除直接危害外,還會間接增加移植后的其他風險,加重對預后的影響,不容忽視。

              SOT受者CMV流行病學數據
              2011年,《美國腎臟病雜志》(AJKD,IF=7.129)的一篇綜述,總結既往發表數據,在不采取預防措施的情況下:40%~100%的腎移植受者會發生CMV感染,CMV病的發生率高達67%。研究表明,CMV感染和CMV病地高發階段為術后100天,也就是免疫抑制強度最大、患者免疫力相對最低的階段。采用預防措施后,CMV感染發生率降低為17%~92%,CMV病發生率也降低至37%以下。胰腎聯合移植受者、肺移植受者、小腸移植受者發生CMV感染和CMV病的概率更高[4]。


              直接危害:
              臨床上關注的往往是直接危害,諸如肺炎、炎、胃腸疾患,甚至腦炎、CMV綜合征等,以發熱、乏力、白細胞降低等為表現的CMV綜合征在CMV病中的比例較大,但是往往容易被當作普通感冒而被臨床忽視[5]。

              CMV肺部感染是SOT術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04年,《美國呼吸與危重病醫學雜志》(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IF=15.239)發表的一篇綜述指出,腎移植受者CMV肺炎死亡率高達50%,上呼吸機之后的死亡率更是高達90%,使用更昔洛韋治療之后,可以使以上死亡率分別下降至20%和60%。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2011年對98例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后發現,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為14.96%,98例肺部感染中有26例CMV感染(27%)[6]。

              一項來自德國的報道顯示,2004年~2011年間,柏林Charite大學醫學院和赫爾辛基大學醫院的1129位腎移植受者中,CMV感染發生率為26.3%,CMV病發生率為19.2%。其中有胃腸道癥狀的患者占比最高,為58%。CMV組織侵襲性疾病中,CMV胃腸炎的患者比例最高,為11%[7](圖2、圖3)。

              圖2 CMV感染相關癥狀

              圖3 CMV患者組織侵襲性CMV疾病的類型

              2014年,《移植感染疾病雜志》(Transpl Infect Dis)發表的一篇綜述指出,SOT受者腹瀉原因中,感染占42%~77%,其中70%的腸炎由病毒感染引起,而CMV仍然是最常見的病毒感染[8]。2005年,一項有意思的前瞻性研究發現,對46位有上消化道癥狀的腎移植受者進行胃腸鏡檢查后發現,有74%的患者被證實為CMV感染[9]。

              SOT受者胃腸道CMV感染往往血液CMV DNA檢測陰性,增加診斷難度;而我國目前對于CMV胃腸道疾病的報道不多,對CMV胃腸道疾病的認識值得加強和深入研究。

              間接危害:
              2007年,《新英格蘭雜志》(NEJM,IF=79.258)的一篇綜述指出CMV除了對SOT受者有直接影響外,還有間接影響:CMV可增加急慢性排斥反應和其他機會性感染的發生率、引起移植物功能障礙或衰竭、引起SOT受者動脈粥樣硬化、閉塞性細支氣管炎、膽管消失綜合征以及EB病毒(EBV)相關性淋巴細胞增殖性疾。≒TLD)等[10](圖4)。2018年一篇納入了15項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CMV感染顯著增加SOT術后肺孢子蟲肺炎(PJP)的發生率(OR=3.30,CI 95%:2.07-5.26,I2=57%)[11]。2018年發表的一項納入超過3000例SOT受者的瑞士隊列研究顯示,CMV感染會增加3倍侵襲性真菌。↖FD)的風險[12]。而我國臨床上往往關注真菌、PJP感染,忽視了CMV感染在以上感染中的重要角色。

               

              圖4 NEJM中對CMV危害的總結

              近些年研究發現,CMV還是移植后糖尿。≒TDM)的危險因素。2014年,一項納入了7項研究,1389位腎移植受者的Meta分析顯示,CMV感染患者發生PTDM的風險是對照組的1.94倍(校正后OR=1.94,95% CI 1.26-2.98)[13]。PTDM是SOT之后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率在10%~40%,增加早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2019年1月《自然評論內分泌學雜志》(Nat Rev Endocrinol,IF=20.265)發表一篇綜述文章[14]對SOT受者PTDM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并且引用了以上Meta分析的數據,再次指出CMV感染為PTDM的危險因素(圖5)。

              圖5 Nat Rev Endocrinol對PTDM危險因素的總結

              基于此,如何對SOT術后CMV感染進行有效地防治, 已成為目前提高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的主要問題之一。


              如何做好CMV感染的預防?

              針對CMV病或CMV血癥的防治必須綜合考慮到上述直接和間接影響。目前大部分移植中心均采用國際指南所推薦的“普遍預防”和“搶先治療”策略[15]。

              普遍預防
              指向所有移植后患者或一部分“有風險”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從移植后10天內開始并持續有限時間(即3~6個月)。纈更昔洛韋為國內外指南推薦的普遍預防的一線藥物。

              搶先治療
              搶先治療推薦至少每周檢測CMV 1次,持續3~4個月。在PCR監測結果陽性或臨床跡象表明存在早期CMV復制(如特定的病毒載量)的情況,一旦達到預定的測定閾值(最佳的在癥狀發生前),即開始抗病毒治療,阻止無癥狀的CMV感染進展為顯性CMV病。然而,不遵守嚴格的監測計劃會帶來CMV病風險,且“CMV間接損害”(包括晚期心血管事件)的潛在風險較高,搶先治療的CMV病毒血癥閾值尚缺乏統一標準(不同風險群體的最佳閾值可能不同)、仍有30%發生遲發性CMV感染的風險,檢測費用較高,患者的依從性較差,這些都是搶先治療的不足之處。

              關于普遍預防和搶先治療的爭論
              目前學術界和臨床均認為SOT術后應該預防CMV,但是究竟采用普遍預防還是搶先治療,仍有爭論。一直到2018年6月國際移植協會(TTS)CMV管理指南正式發表時,也未能對普遍預防和搶先治療孰優孰劣蓋棺定論[16]。巧合的是,2018年5月VIPP研究7年數據發表(該領域目前樣本量最大,隨訪時間最長的RCT),但錯過了被納入2018 TTS CMV指南的時機,該研究數據可能會影響下一部指南的推薦。

              VIPP研究簡介[16]
              VIPP研究是一項隨訪7年(2006年5月~2015年10月)的開放標簽、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其中148位患者采取纈更昔洛韋普遍預防方案,151位患者采取搶先治療方案,經過12個月的干預后進行連續6年的隨訪,共計84個月。結果顯示,與搶先治療相比,普遍預防組的CMV感染率、CMV病發生率顯著降低;且D+/R+亞組分析差異更加明顯(P<0.001)(圖6)。由于我國人群CMV血清學陽性率較高,移植供受體CMV血清學匹配情況中多數為D+/R+的類型,因此該研究的數據可能更值得我國臨床參考。

              圖6 D+/R+亞組分析差異更加明顯


              西安經驗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首次行腎移植的412例患者進行分析研究,根據預防方案分為纈更昔洛韋組(78例;術后10天內每日口服纈更昔洛韋450 mg,持續3個月)和更昔洛韋組(334例;術后肌酐恢復正常后給予靜脈滴注更昔洛韋250 mg/d,每天一次,持續14天;間隔2個月后再次靜脈滴注更昔洛韋250 mg/d,每天一次,持續14天)。術后12個月,纈更昔洛韋組CMV感染率顯著低于更昔洛韋組(10.26% vs 26.05%,P=0.0029);纈更昔洛韋組首次無癥狀CMV陽性時間顯著晚于更昔洛韋組(192±78天 vs 129±98,P<0.001);纈更昔洛韋組移植腎存活率顯著高于更昔洛韋組(100% vs 91.32%,P=0.0070)。纈更昔洛韋組CMV病發生率低于更昔洛韋組(5.13% vs 10.78%,P=0.1291)。腎移植術后口服纈更昔洛韋450 mg/d能夠有效地預防術后1年內的CMV感染、明顯延遲首次無癥狀性CMV感染時間,顯著提高移植腎存活率;同時其CMV病發病率、急性排斥反應及機會性感染的發生率存在降低的趨勢,藥物副作用的發生率與更昔洛韋相當?诜i更昔洛韋較靜脈滴注更昔洛韋方便。


              小結
              CMV是普遍存在于正常人群中的皰疹病毒,SOT受者因為免疫抑制狀態而極易感染CMV,CMV被稱為“移植的巨魔”,可以直接、間接地對身體各個臟器造成損害。腎移植術后最常見的CMV組織侵襲性疾病為CMV消化道疾病,CMV引起的肺炎死亡率最高,上呼吸機后的死亡率可以高達90%。目前,國際上均認可SOT術后進行CMV預防,但是對預防策略該選擇普遍預防還是搶先治療仍有爭論,國際上并沒有統一的開始搶先治療的閾值,臨床協調困難;VIPP研究7年數據顯示普遍預防方案方便有效,在D+/R+人群中,其優勢更加明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驗提示:腎移植術后口服纈更昔洛韋能夠有效地預防術后1年內的CMV感染、明顯延遲首次無癥狀性CMV感染時間,顯著提高移植腎存活率?傊,SOT術后CMV感染發病率高,嚴重影響移植物/受者的存活,并且一旦發病,治療難度大。預防是馴服“移植巨魔”的關鍵。

               

              溫馨提示:

              本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生的指導。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400-6000-838進行咨詢,或者直接聯系我們。

              • 沒有相關文章
              二維碼
              Nb廣州藥師
              電話
              微信掃碼咨詢
              二維碼
              Nb長沙藥師
              微信掃碼咨詢
              電話
              二維碼
              Nb杭州藥師
              微信掃碼咨詢
              諾本專科新特藥房-專科藥房資訊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