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國最新癌癥報告出爐!警惕“癌癥第一殺手”......這8種常見癌癥篩查方法趕緊收藏!
每年的4月15-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最新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占全球23.7%,高居全球第一。
也就是說,2020年,我國每分鐘有8人被確診癌癥。
(圖片來源:央視CCTV2)
近期,國家癌癥中心公布了大家翹首以盼的中國最新癌癥報告:《2016年中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
很多人第一個反應肯定是,這都2022年了,為什么才公布2016年的數據?
這是因為國家癌癥數據統計通常延遲3~5年。
01.
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
肺癌成為發病率第一名
2016年,中國新增癌癥病例約406.4萬例,新增癌癥死亡241.35萬例。
2016年,中國新發的癌癥約406萬例,相當于每分鐘就有7個人會得癌癥。
最多的是什么癌?
肺癌!
無論發病人數還是死亡人數,肺癌長期以來都是中國癌癥里的第一殺手。
僅2016年就有超過80萬人診斷肺癌,近66萬患者去世,分別占所有癌癥的20%和27%以上。
(圖片來源:國家癌癥中心)
所以面對肺癌,最好的選擇還是預防。包括一級預防(規避風險因素)和二級預防(篩查)。
一級預防最重要的就是:控煙!控煙!控煙!
肺癌的有效二級預防是低劑量螺旋CT篩查,官方推薦是高危人群每1~2年一次。
但最新數據發現,即使不做規律體檢,而只做一次低劑量CT篩查,也能顯著提高早期肺癌發現率,降低死亡風險!
02.
這些地區、年齡的人風險更高
新發癌癥中,除了最常見的肺癌占比新發癌癥總人數的20%以上;其次是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
這5大高發癌癥的患者,占到了新發癌癥總人數的57.4%。
整體上看,癌癥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并分別在80-84歲和85歲以上的年齡人群中達到峰值。
從新發癌癥人數看,60-79歲年齡人群中的新發癌癥數最多,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22萬和76.3萬。
肺癌是男性45歲及以上人群中最常見的癌癥。
乳腺癌和肺癌則分別是女性 15-59歲和60歲以上人群中最常見的癌癥。
男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但20~49歲年齡段的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
(信息來源:國家癌癥中心)
地區發病率方面,華南地區的癌癥年標準化發病率最高(204.3/10萬),其次是東北地區和華東地區,西南地區最低(167.5/10萬)。
從死亡率看,華中地區的癌癥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最高(112.0/10萬),其次是東北地區和華南地區,華北地區最低(94.5/10萬)。
03.
這8種常見的癌癥篩查方法
趕緊收藏!
讓很多人疑惑的是:年年都體檢,為什么發現癌癥時還是晚期?
其實,每年一次的體檢必不可少,但體檢往往不在于查得有多勤,而在于查得對不對。
肺癌、直腸癌、肝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宮頸癌,都有確切的篩查方法,早發現、早治療,是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方式。
肺癌:低劑量CT
早期篩查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低劑量CT掃描,比肺部胸透、X光片能更早更準確地發現腫瘤。
吸煙20年以上或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吸煙人群,以及20歲以下開始吸煙的人群;常接觸油煙或煤煙者;長期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生活的人群等,建議每年查一次CT。
結直腸癌:腸鏡
篩查結直腸癌最有效的方法:腸鏡。
肥胖、糖尿病、習慣性便血、有癌癥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建議每2~3年做一次腸鏡。
肝癌:B超+甲胎蛋白
發現肝癌最簡單的方法:B超+抽血化驗甲胎蛋白。只做B超相對來說容易漏診,B超結合甲胎蛋白檢測才能有效篩查癌癥。
乙肝、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長期酗酒抽煙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者建議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
乳腺癌:鉬靶檢查
一般篩查,通過乳腺B超可以初步判斷。如果初步篩查發現問題,建議再去做鉬靶,更加精準判斷乳腺是否健康。
未婚或高齡(35歲及以上)初產、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經初潮小于12歲或行經超過42年等,建議每年做次B超或鉬靶。
胃癌:胃鏡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胃鏡。很多人害怕做胃鏡,其實,現在已有無痛胃鏡可供選擇。
胃癌容易盯上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過量抽煙飲酒,以及長期吃高鹽、熏烤煎炸、腌制食物,有胃癌家族史等人群,建議每2~3年做一次胃鏡。
食管癌:內鏡
食管癌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內鏡檢查。
食管癌容易盯上40歲以上,兼有以下一項者,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癥狀者。來自食管癌高發區(包括華北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區、四川北部、江蘇北部等)的人群,尤其需要篩查。
高危人群每1~2年進行一次食管內鏡檢查。
前列腺癌:彩超+PSA
篩查前列腺癌有效方法是彩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往往在55歲之后逐漸升高,建議兩年進行一次篩查。
宮頸癌:TCT檢查
真正有效檢查宮頸癌的是TCT檢查,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測,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能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發現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蟲、衣原體感染等。
25~29歲女性每年做一次TCT檢查;30~65歲女性需要做TCT聯合HPV檢測。
另外,慎做“一滴血查出幾十種癌”或“基因測序”等項目;驒z測只能確定一個人的患癌易感性,但是最終是否得癌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環境有很大關系。
本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生的指導。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400-6000-838進行咨詢,或者直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