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4月1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國工程院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基因診斷專委會、黑龍江省腫瘤醫院(哈醫大腫瘤醫院)、黑龍江省抗癌協會承辦的“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技術指南(CACA)-基因檢測”發布暨精讀巡講活動于黑龍江哈爾濱隆重舉辦。
《CACA技術指南-基因檢測》創新性地用整合腫瘤思維邏輯方式,將基因檢測技術應用于腫瘤防、篩、診、治、康全過程,并依據中國臨床研究成果及中國人群數據庫,結合中國臨床應用實踐,首次將基因檢測融入臨床診療路徑。該指南具有廣泛性、實用性、權威性,為全球首個全面、系統闡述基因檢測技術臨床應用的指南,并為基因檢測技術規范化開展提供指導。該指南對于探索應用整合腫瘤學理念建立不同技術、不同層次、不同檢測人群的基因檢測路徑是十分必要的。指南推薦證據基于中國研究成果,克服了回顧性研究對真實世界應用的制約,解決了臨床醫生在選擇基因診斷時面臨的困難,對基因檢測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有重要意義。
發布會環節由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樸浩哲教授主持,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嵐進行開幕致辭。特邀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李林院士、中華醫學會原副會長楊寶峰院士、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方傳龍進行點評。河南省腫瘤醫院馬杰、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于津浦、浙江省腫瘤醫院蘇丹、黑龍江省腫瘤醫院孟宏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文斌、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盧瑗瑗、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歐陽能太等教授,就腫瘤防治第15招-基因檢測開展系統、精彩的專題講座。
黑龍江省衛健委呼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體醫生護士患者家屬陪護線上參會學習;全省各醫學相關院校組織學生集中觀看學習;黑龍江省腫瘤醫院38家腫瘤?坡撁酸t院組織醫生、護士、患者、家屬、陪護線上學習,十家醫聯體醫院在分會場同步線下參會,線下總人數達8000人,在黑龍江省腫瘤防治工作者中掀起“學指南、用指南、遵規范”的熱潮。
中國抗癌協會所屬118家分支機構、31個省市自治區抗癌協會,全國各地醫療機構480余家、110余家康復會均集中組織觀看CACA指南技術篇60招。中國抗癌協會客戶端、新華社、中新社、新華網客戶端、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國網、中青網、中國醫學論壇報、醫師報、黑龍江電視臺、哈爾濱電視臺、黑龍江日報、哈爾濱日報、百度、樂問醫學、新浪、微博健康、大專家、腫瘤資訊、ONCO前沿等80余家媒體參與直播報道,全國實時在線觀看總人數5008萬人次。 一,開幕致辭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致辭
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樸浩哲教授主持
大會主席樊代明院士在致辭中指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到2035年,形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苯迥陙,中國抗癌協會通過“建大軍、開大會、寫大書、辦大刊、立大規、開大講”等六件大事,不斷開拓學術品牌,推動中國腫瘤防治事業不斷前進。后續指南的推廣工作包括CACA指南進校園、CACA指南下基層、CACA指南雙師認證以及CACA技術指南研制等。
大會主席樊代明院士指出CACA指南的建立有其必要原因:①不是所有指南都水土相和;②不是所有指南都一成不變;③不是所有醫生都按指南行醫;④不是所有院校都用指南施教;⑤不是所有患者都受指南保護;⑥不是所有醫官都用指南施管。
中國抗癌協會秉承整合醫學理念,組織腫瘤領域專家編寫了瘤種篇和技術篇兩部指南。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瘤種篇53計(謀),聚焦“防-篩-診-治-康”,防為上計、篩為大計、診為妙計、治為生計、康為遠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術篇60技(招),聚焦“評-扶-控-護-生”,評為首招、扶為高招、控為實招、護為新招、生為絕招。
“CACA技術指南-基因檢測”精讀巡講圍繞“What Why Who How Objective”五部分內容進行,同時結合MDT to HIM,組建多學科整合診治團隊,制定個體化整合診治方案,最終實現最優化整合診治效果。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王嵐副省長致辭
會議現場還舉辦了CACA技術指南發布儀式。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黑龍江省政府王嵐副省長、中國工程院楊寶峰院士、黑龍江省衛健委方傳龍主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季勇校長、中國抗癌協會名譽副理事長張豈凡教授、中國抗癌協會樸浩哲副理事長、趙勇秘書長等8位嘉賓共同觸摸啟動鍵,發布了《基因檢測》和《NOSES技術》兩部技術指南。理事長樊代明院士及趙勇秘書長還為基因檢測和NOSES技術CACA認證專家代表頒發了證章。
CACA指南發布儀式
二,CACA技術指南精讀巡講
引導
《基因檢測》主編、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基因診斷專委會副主委馬杰教授開場指出了《基因檢測》指南的三大特色和編寫核心。馬教授表示,指南采用二維結構方式,縱向橫向相結合,以實用為原則,整合為手段,講述每項技術的精髓。指南強調應用場景和臨床需求的匹配性,不僅介紹了技術特色和挑戰,而且提出未來發展主方向。其整合性、實用性、創新性、規范性,必將推動腫瘤的整合診治。
馬杰教授
劍指基因 明宗究本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于津浦教授首先介紹了腫瘤的分子調控網絡學說,表示癌癥是整體調節失常促發局部某種癌變相關關鍵分子事件的惡果,而這些惡果又反作用于整體導致惡性循環。癌變相關關鍵分子事件,不僅為腫瘤的發生提供了驅動力,也為腫瘤的防治提供了精準靶點;,被認為是探索癌癥相關關鍵分子事件的核心。隨后于教授介紹了基因的相關知識,指出基因突變和基因組不穩定是驅動腫瘤發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演講的最后,于教授介紹了指南的研究方向與對未來的展望,耐人尋味,發人深思。
于津浦教授
檢測技術 月異日新
浙江省腫瘤醫院蘇丹教授通過一則病例指出基因檢測是腫瘤精準診治的前提,隨后圍繞3WHO展開演講,誰該測?何時測?測什么?怎么測?測了有什么用?這些都是臨床醫生和患者都非常關心的問題。CACA指南推薦,腫瘤患者在初次診斷、治療前后、復發后均可考慮進行基因檢測,需要檢測基因點突變、插入/缺失、融合、拷貝數變異、基因表達的改變等。臨床上可根據患者檢測時間、檢測樣本、檢測項目、突變類型,選擇不同的平臺為患者早期診斷、輔助診斷、用藥指導、預測預后等腫瘤診治全流程提供精準處方,最終實現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和生存延長。
蘇丹教授
早篩早查 溯源尋根
黑龍江省腫瘤醫院孟宏學教授指出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基因改變早于細胞學、組織學異常,具有時間優勢。相比于傳統篩查方法,基因檢測靈敏度更高,在腫瘤早篩中應用前景廣闊。隨后孟教授介紹了宮頸癌、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的篩查方式。孟教授表示,早篩早查是癌癥二級預防的核心,運用基因檢測手段,發現早期患病或患病風險較高的個體。通過早篩早查,實現腫瘤早診早治,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質量。最后孟教授總結:早篩早查、搶占先機、防微杜漸、方興未艾、整合診篩、制勝千里。
孟宏學教授
輔助診斷 精更求精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文斌教授指出,當現有的腫瘤診斷技術不能明確診斷時,需要基因檢測輔助腫瘤的診斷;驒z測輔助腫瘤診斷的目的是鑒別腫瘤良惡性、腫瘤分級以及分子分型指導腫瘤預后。目前輔助診斷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癌腫包括甲狀腺腫瘤、軟組織腫瘤、淋巴瘤、神經系統惡性腫瘤、胃腸間質瘤等。隨后,李教授對前三種腫瘤進行重點介紹。李教授用病理學家的敏銳,從生物學角度為大家呈現了腫瘤的真實生物容顏,告訴醫生如何用基因檢測來辨別腫瘤,為臨床醫生打開了一扇治療腫瘤的希望之門。
李文斌教授
靶向免疫 矢指的心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盧瑗瑗教授結合多例臨床案例介紹了基因檢測在腫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上的應用;蚴巧畔⒌妮d體,腫瘤的發生是遺傳、環境和基因變異多重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其微觀本質體現在基因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個體腫瘤的異質性決定了必須在整合理念指導下開展基因檢測和個體化治療。目前腫瘤的臨床治療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仍然是腫瘤治療的基石,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則代表著腫瘤治療的新興領域和方向;驒z測是有效進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前提,其中蘊含“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思維。無論是“同病異治”還是“異病同治”,共同目標是給予每一位患者最佳的個體化治療。
盧瑗瑗教授
預測預后 柳暗花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歐陽能太教授通過多則病例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基因檢測在腫瘤預后評估中的作用。惡性腫瘤患者在明確診斷以后,經過治療,有一部分患者可以痊愈,但有一部分患者會復發/轉移。很多醫生在努力阻止或延遲腫瘤的復發/轉移,治療的方式需要通過腫瘤的預后評估來決定。歐陽能太教授表示,基因檢測可以評估腫瘤手術前后的預后,并指導腫瘤的精準治療。CACA指南在基因檢測方法、技術路線、結果判讀等方面都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規范。此外,基因檢測報告的規范對預后評估也十分重要。
歐陽能太教授
三,著名專家團點評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李林院士指出,CACA技術指南制定及精讀巡對醫學界來說是件偉大的事;蚴巧畔⒌妮d體,腫瘤的發生是遺傳、環境和基因變異多重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驒z測是輔助腫瘤診斷的重要手段,目前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腫瘤的發生發展,也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要想將腫瘤研究清楚,就需要更多新型的技術手段,要將腫瘤看做慢性病,帶瘤生存,通過科學的手段延長生命。
李林院士
中華醫學會原副會長楊寶峰院士表示,CACA精讀巡講會不僅是高水平的學術會議,也是高水平的科普會議。我國改革開放40年,經濟大幅發展,但是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國際上都處在高位。CACA指南為我國腫瘤診治帶來了希望。目前腫瘤早診早治技術已有重大突破,未來要繼續加強臨床、基礎、藥學多學科的交叉融合,發現精準的生物標志物,精準的治療手段,精準高效的醫療設備,精準高效的藥物,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楊寶峰院士
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方傳龍主任表示,CACA指南納入中國研究,注重中國特色,兼顧醫療可及性,兼具中國特點和國際視野,體現整合思維,是適合中國人群的腫瘤指南規范體系。此次CACA指南精讀巡講為黑龍江省腫瘤基因檢測工作的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相信CACA指南的推廣將不斷提高省內腫瘤規范診療水平,更好服務廣大患者。
方傳龍主任
四,大會總結
在會議結尾,樊院士對黑龍江省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表示將繼續推進CACA指南精讀巡講,讓指南走遍祖國大地,讓指南走進千家萬戶。推進腫瘤防治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生的指導。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400-6000-838進行咨詢,或者直接聯系我們。